深秋的清晨,天空朗凈,絲絲寒意隨風迎面。在教育部的會議室里,韋鈺身著白色毛衣,外搭淺駝色的外套,手里提了一個半舊的布料袋子,里面放著電腦和資料,簡單樸素,精神矍鑠,滿臉慈祥的笑容,很容易讓人走近。在接下來的采訪里,這位和諧可親老人的果敢和剛毅,以及她對教育的理性思考,讓人感受到站在高處的科學家,在研究教育過程中的廣闊視域以及對遵循規(guī)律的嚴謹態(tài)度。
教育實證研究的基礎是對腦的研究
醫(yī)學的實證研究方法給教育帶來的思考
在采訪過程中,韋鈺沒有過多的寒暄,開篇直抒觀點:“ 教育現代化的核心因素是實證性教育研究方法的確立?!彼葬t(yī)學和教育兩個領域的比較為例,指出教育應進入實證性研究的新階段。她表示,人類文明以來,從事醫(yī)療的醫(yī)生和從事教育的教師一樣,在實踐中積累了許多智慧和經驗,但這些僅是來自個人的智慧,而不是基于現代實證科學的研究。
“教育學相對于醫(yī)學來說,由于涉及的研究對象是坐落在腦中的、發(fā)展變化著的心智,因而更為復雜?!表f鈺冷靜的闡述道,從醫(yī)學現代化進程中可以明晰,個案創(chuàng)造的實際經驗很難發(fā)展成系統的、可靠的科學概念,沒有統一的科學概念和知識體系,知識就很難積累和繼承,也無法通過現代的學校系統予以傳播。要通過對教育大量的觀察、實驗和調查,獲取客觀材料,歸納出教育的本質屬性和發(fā)展規(guī)律。倡導進行基于實證的教育研究,多年來韋鈺初心不變,癡心難改。
要積極推動以腦科學為基礎的實證教育研究
輸入標題
韋鈺把教育學發(fā)展大致分成四個階段:第一階段是與哲學的交叉;第二階段是與心理科學的交叉;第三階段是與認知科學的交叉;第四階段是與神經科學的交叉。韋鈺表示,教育與這四個學科的交叉先后出現,相互滲透,是一個連續(xù)和重心逐步轉移的發(fā)展過程。自上世紀三十年代以來,教育的現代化進程一直沒有停止過,一直是和科學技術的發(fā)展緊密聯系在一起的。只是近年來,這個進程越來越明顯,越來越快,成為從事教育研究的人們必須嚴肅面對的現實。尤其近些年神經科學在教育領域的應用,可以直觀認識到腦科學對教育最大的貢獻,就是發(fā)現了腦內不同的功能網絡對應了人類不同的行為。教育學
神經教育學是融神經科學、心理學和教育學等為一體的新興交叉性前沿學科,在國內的發(fā)展比國外發(fā)達國家遲很多,應用進程也較為滯后。韋鈺是國內最早倡導推進神經教育學研究的科學家,并帶領團隊進行了積極有效的探索,她是推動中國神經教育學發(fā)展的重要奠基人之一。韋鈺表示,“神經教育學的出現有助于我們接近人腦的發(fā)展規(guī)律,在實證基礎上來研究人的發(fā)展,從而研究教育規(guī)律。作為靈魂的工程師,教育實質上就是在建構人的腦。對教育者而言,正確地認識腦發(fā)展的規(guī)律,才能知道如何正確地‘因腦施教’足。
腦科學的科普是當務之急
讓更多的科學家加入到科普行列
韋鈺一直呼吁要在教育領域科普腦科學,腦科學的科普要抵達每個教師與家長,普及適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。采訪中,韋鈺強調,她就是在以一個普通高校教師的身份做腦科普。一提到腦科學的各類知識,韋鈺侃侃而談,如數家珍:腦的建構是基因和后天經歷不斷相互作用的結果,如有些區(qū)域突觸的優(yōu)化就主要取決于幼兒早期的經驗;成人的大腦突觸要少于兒童,減少的過程也是塑造腦的過程等?!皩嶋H上,兒童早期教育的加強就是腦神經學家喊出來的?!?/span>
腦科學在基礎教育階段的成果轉換太需要普及!”
她專門強調,很有必要糾正目前社會上關于腦發(fā)育的偏見和被過度消費歪曲的內容。社會上流傳的很多說法是對腦科學的誤解,比如:幼兒記憶力最佳,越早背書記得越清楚; 要求幼兒不要輸在起跑線上,要樣樣學、樣樣精等等。“這些論調在社會上泛濫,我們的科普多緊迫啊”。更有甚者,“現在已經有很多科學儀器進了課堂,監(jiān)控孩子大腦的動態(tài)數據,甚至利用相關數據與公司合作。在沒有科學實證研究的基礎上,去影響孩子的腦,這樣做是很糟糕的?!痹诮逃齻惱矸矫?,韋鈺強調要保護好孩子的隱私。
要對家長進行腦科學的科普
神經科學進一步揭示了兒童早期發(fā)展的特點,就是需要家長及時地反應和帶有情感地針對性互動。韋鈺強調,教育者要特別關注早期經驗對社會情緒能力的影響。在營養(yǎng)不良和安全侵害之外,忽視和冷漠的生長環(huán)境,也會對幼兒的發(fā)展造成很大的傷害。童年的情緒性創(chuàng)傷,不僅會影響其本人一生發(fā)展的軌跡,而且會通過行為和“生物嵌入效應”發(fā)生代際傳遞,將不利影響遺傳給他們的后代,甚至是好幾代。
有數據表明,中國有4000多萬留守兒童,他們在青少年期乃至成人階段出現各類心理問題的比例,要遠遠高于正常家庭撫養(yǎng)長大的同齡人。現在大家通常關心的只是幼兒成長所需要的物質保障,卻不知道嬰兒一出生就進入了腦建構、感知和情感建構的關鍵期,絕不只需要物質上的保障和支持,更需要享受快樂、愛撫,建立人與人之間社會聯系和進行學習的良好社會氛圍,以支持腦的發(fā)育,為其一生的精神健康打下基礎?!皟和缙诎l(fā)展,比我們原來想象的要重要得多,要對家長科普腦科學,因為家庭的教養(yǎng)環(huán)境是兒童出生后接觸到的第一個‘學校’,家庭的影響和責任是不可替代的。”韋鈺坦言。
人工智能時代的兒童發(fā)展
培養(yǎng)兒童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
作為神經信息工程前沿的專家,韋鈺深刻地感受到,在人工智能迅猛發(fā)展、信息迭代日新月異的大環(huán)境下,教育要面向未來,面向世界。2017年9月19日,韋鈺在浙江大學召開的“雙清會議”上講到,科學技術的發(fā)展使得腦與心智關系的兩元論被擯棄。人們可以基于行為科學和神經科學來進行有關人智能發(fā)展的實證性研究。它可以為人工智能發(fā)展的研究,為神經教育學提供科學基礎。
現在小學的孩子,他們未來60%從事的工作是什么?我們現在并不知道?!彼f道。這就決定了我們已經無法單純沿襲舊有的分科教學模式,而要著重培養(yǎng)孩子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?!叭绻廊话丛械姆绞綄⒆舆M行填鴨式知識教學,不鼓勵孩子去探索、去體驗,去自信地解決遇到的問題,三十年后孩子們找不到工作?!痹蚝苊黠@,AI和機器人依據海量的知識儲存和快速的算法,將會取代人類的許多工作,只有人類經由實踐升華而得來的智慧與創(chuàng)新,才是不可被替代的。故而韋鈺很早就開始進行兒童探究式教育研究。
一定要教給學生有結構的知識和建構的能力,這才是STEAM教育的核心。
我們的教育,到底要教給孩子什么,到底是要培養(yǎng)什么樣的人,這是教育最核心的問題。教育的真諦,就是當人忘記一切所學之后剩下的東西。知識、理論可能會忘記,但浸入心腦的科學方法、科學思維、科學精神卻能長久留存。
培養(yǎng)兒童社會情緒能力和決策能力
韋鈺一直強調,在人工智能時代,要培養(yǎng)兒童的決策能力和社會情緒能力。她認為,“在人的智能中,最重要的是決策智能,教育在培養(yǎng)人的能力上,主要應圍繞培養(yǎng)知情的決策者這個目標,特別是建立在科學概念和模型上的直覺決策能力。” 同時,她提出科學教育在培養(yǎng)決策能力上有特殊的功能,因為科學注重實證。
資料顯示,從智力發(fā)展的程度來說,青少年接受刺激以后興奮的程度和成人已經非常接近,學習能力也很強,但是他們對情緒的自控能力、執(zhí)行功能還沒有發(fā)展成熟,這就形成了一種不平衡,于是很多行為控制不住,對自身與社會都會產生很大困擾,這是人發(fā)展中普遍存在的問題。青少年時期既是樹立理想、迸發(fā)激情與力量的時期,也是開始獨立步入社會、需要認識和控制自我,與他人和社會協調共處的關鍵時期。正因為此階段的孩子腦發(fā)育并未完全成熟,缺乏自控力,而且還是精神疾病和反社會行為易發(fā)的階段,就更需要家長、學校的理解,需要在成人的引導和防護下把他們推向社會。韋鈺以培養(yǎng)自己孫子為案例對我們說:“青少年在家庭的引導下走向社會非常必要,‘放’‘管’結合,界線要把控好,切勿越俎代庖,包辦代替,要讓他們懂得自己為自己做選擇,自己對自己負責。”每次提到在大洋彼岸讀書的孫子,韋鈺的臉上滿是慈愛,讓人很難想象前一分鐘還站在科學前沿,果敢談論神經教育學的科學家,忽然間宛如鄰家的奶奶。
本文發(fā)表在《教育家》雜志2017.10-4上,如有侵權,盡快聯系我們刪除
腦訓練的原理
大腦的不同腦波對應不同的意識狀態(tài),不同的工作也需要不同意識狀態(tài)下的腦波運作才能更好地完成,但很多大腦問題即“不該出現的腦波出現了”和“需要出現的腦波消失了”,這個問題在學生時代尤甚,也尤為重要。因此,腦訓練通過調整腦波頻率所在的范圍,使得學生在學習時保持覺醒狀態(tài)腦波,在休息時保持靜息狀態(tài)腦波。
腦力訓練可以改變的問題
目前唯一一家引進美國全腦訓練技術,優(yōu)化學習能力。
國外腦專家:為6-18歲青少年量身定制方案,提升腦能力。
走神、馬虎、記憶力低下、偏科、學習能力弱、成績低,脾氣大,性格暴躁、睡眠質量差,包括特殊孩子—自閉癥等通過腦波訓練都不是問題。
EEG腦反饋訓練解決學生什么問題?
1、上課走神,注意力不集中,課堂效率差(腦能量不足,SMR值低)
2、多動浮躁,小動作多。(腦波亂,粉波多)
3、丟三落四、馬虎丟分(左右腦不平衡,三項數據不平衡
4、閱讀、表達能力弱,內向,社交能力低(SMR值低)
5、做事磨蹭,寫作業(yè)拖拉,學習不主動,沒有目標性(貝塔值低)
6、懶、心態(tài)過好,考不好無所謂(阿爾法值過高)
美國腦波反饋訓練,高效提高學習狀態(tài)、學習成績。
檢測地址:
蘇州市姑蘇區(qū)干將東路599號,李老師 18021288768(微信同號)。
檢測注意事項:
1、檢測前不吃甜食
2、不能空腹,
3、飯后的話需要2個小時后;
4、不能吃藥和生??;
5、睡覺后三個小時后才能檢測。腦原始狀態(tài)的數據和腦圖及其重要,對后期訓練出方案起決定作用。